威斯尼斯wns入口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中心 > 行业资讯 > 新能源汽车最新动态 行稳方能致远

新能源汽车最新动态 行稳方能致远

点击:2913 日期:2018-08-10 选择字号:
     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开始实行,较之前补贴金额有所下降,预计将在2020年全面取消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。此举为5~6月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带来不小波动,也引起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焦虑。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取消补贴政策之后将如何发展,成为整个行业关心的重点。
      权威部门数据显示,今年6月,我国纯电动乘用车销售较5月大幅下降20%,A00级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下降63%,出现了历年来首次年中下探的局面。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——5月是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过渡期的最后一个月,不符合新补贴标准的车辆放量大卖,创造了不正常的年中高峰,新政开始的6月,又出现了不正常的销量大跌。
      从表面上看,这是市场对政策变化的一种应激反应,不如此,企业就要少拿补贴,消费者就要多花钱。财政补贴的加速退坡,激发了市场的紧迫感、焦虑感,行业、企业、经销商、消费者,都加快了造势、造车、卖车、买车的速度,显现出一种群体性的焦虑。但深一层次看,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政策调整、技术路线选择、市场取向、国际竞争环境变化等诸多问题的表象化。
       这种焦虑体现在四个方面。
      一是政策即将到期带来的焦虑。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已有近10年历史,不夸张地说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、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无到有,从弱到强,从小到大,都是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喂大的,企业和消费者也因此患上了补贴依赖症。如今,距离2020年电动汽车补贴为零的日子屈指可数,而大多数企业似乎还没有做好“断奶”的准备,加之后续政策不明朗,行业担心“断奶”后,造车成本下不来,企业挺不住;消费者担心没有政府补贴后的汽车买不起,用不起;企业担心失去补贴后消费者不买账、不买车。
      二是市场预期不明带来的焦虑。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,销售量占到全球一半以上,年销售量已经超过中国汽车年销售量的1%,从理论上迈进了市场化阶段,但这个量是靠政府之手托上去的,这个“市场化”是否真实可靠,是否能够持续健康发展,是否会出现断崖式下跌,政府、行业、企业和消费者心里都没有底。
      三是技术底蕴不足带来的焦虑。曾经新老造车势力均认为,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、换道超车的一条捷径,群雄并起,一鼓作气,拼抢世界汽车技术制高点。我国新能源汽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从当初的望领先者之项背,快步进入到第一阵营,甚至到了可以与领先者并肩跑几步的程度。但几年拼搏下来,许多人悟到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底蕴不足的问题:基础理论研究不足、对产业政策规定的技术路线以外的技术关注不足、下一代技术储备不足、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,以及良品率低、产品一致性差等种种现实生产中出现的问题,都会影响产业的持续发展。
四是国际竞争加剧带来的焦虑。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原本是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,造车新势力一路咄咄逼人,传统车企逐步稳住阵脚,正当竞争升级的关键时期,国门突然向全世界敞开,进口汽车关税大幅下降,汽车合资股比逐步放开,特斯拉在中国境内独资建厂,大众、宝马、福特、奔驰,新建扩建合资企业,摩拳擦掌瞄准的都是两年后的中国市场。内忧外患,怎能不平添许多焦虑。
      2020年,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个心结,是里程焦虑症的起源,是一道必须要跨过去的坎。为了能在这个节点到来时占有一个好位置,许多企业采取了一个办法——再加速。希望以更快的速度超越到对手前边去。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造车新势力,都把发展速度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上。从厂房基建到设备安装、从产品试产到产品交付,从用户体验到产品迭代,“××速度”、“××速度”都成为彰显企业实力的卖点。
      速度,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。过去的30多年,“中国速度”助力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助力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产销国,然而,当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候,拼速度已经不是最佳选择。在发起新的冲锋之前,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,回过头去看一看,想一想。看看我们走过的路直不直,对不对;看看我们与对手的距离缩短了多少,还差多少。想一想对手的优势是什么,我们的弱势在哪里,用什么办法才能赶上去。
笔者认为引起产业焦虑的四大原因:政策即将到期、市场预期不明、技术底蕴不足、国际竞争加剧,其中最让人焦虑的是第三个——技术底蕴不足。
经过近十年倾力发展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换道超车,虽然还没有跑到第一,但进入了第一集团,这是中国汽车业从未有过的好成绩。不过,这一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我国计算机、通讯、电子、互联网、动力电池、电机等产业的全面发展,另一方面得益于我们绕开了传统汽车技术含量最高的发动机、传动系统等壁垒,取得的是巧胜不是完胜,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核心技术不足的老问题。
      “中兴事件”之后,有人提出了一个严肃问题:假如有一天西方国家完全切断了对中国的技术和产品输出,中国汽车业会是什么样子?有专家给出一个骇人答案:“传统汽车会回到化油器时代”。至于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,他没有说,但笔者分析,即使对我们已经有一定技术储备的、以电气为核心技术的电动汽车影响有限,那么对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开发的、以电子芯片为核心技术的未来产品——智能汽车的影响一定非常大。如果不能掌握关键核心技术,即便2020年我们保住了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的地位,那么到2030年、2040年、2050年,我们还能保住什么?
行稳方能致远,与传统汽车一样,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是百年大计,仅靠十年、八年内的一两次冲锋到不了顶点。对此,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打持久战的耐心。同时,为解决行业、企业产生的焦虑,我们也应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。
      首先是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,对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氢燃料电池、固态电池开发,清洁能源供应、充电基础设施保障、自动驾驶技术、智能交通、未来城市规划等跨界技术、共性技术、核心技术、关键技术和管理技术,组织跨领域、跨行业、跨部门、跨企业的重点开发和重点研究。
其次,扩大对内对外开放,对内资外资一视同仁,允许“鲶鱼”入水,鼓励市场充分竞争。
      另外,努力消灭地方保护主义,建立统一开放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,给消费者完全自主的选择权,让企业在自由竞争中争胜负。
      最后,适时发布补贴退坡后相衔接的系列配套政策,让企业对未来的发展有充分预期和充分准备。
文章详情面广告
此文关键词: 新能源汽车   最新动态   行稳方能致远